艾灸養生保健
人為什麼會感到身體不適呢?主要原因是人體受到外界的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,中醫稱之為「邪氣」的入侵所造成。邪氣不斷地由體外源源不絕地進入體內,又因自身元氣不足,無法及時排出,導致累積久了,人體就會開始產生各種不適。調養保健的過程是反向而行,通過強健自身,讓體內陽氣不斷生發,由裏往外,把進入體內的邪氣不斷地排除出去。而艾灸就是經過千年驗證,最能協助陽氣生發的保健方式。
古人發現艾草的扶陽補氣效果極佳,因此選擇艾草作為灸療的原材料。艾灸久為古代名醫所推崇,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:「艾葉苦辛,生溫熟熱、純陽之性,能回垂危之陽,通十二經,走三陰,理氣血,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」。中醫古藉《醫學入門》的記載中直言:「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須灸之」。
所謂:「知灸者福,善艾者壽。」人於無病時,常灸,邪氣不能侵,可防病保健、強身益壽。家中常用艾草薰香,可除穢避邪、保平安。艾灸,實是養生保健者必學良方。提醒:艾草可用於保健及家中薰香除穢,若要以艾灸治病,建議在合格中醫師指導下進行。
- Jun 17 Wed 2020 10:00
【熱症可灸的理論依據】(3)
- Jun 16 Tue 2020 15:00
【熱症可灸的理論依據】(2)
- Jun 16 Tue 2020 10:00
【熱症可灸的理論依據】(1)
- Jun 15 Mon 2020 10:00
【三伏天艾灸的好處】(3)完
- Jun 14 Sun 2020 10:00
【三伏天艾灸的好處】(2)
- Jun 13 Sat 2020 10:00
【三伏天艾灸的好處】(1)
- Jun 11 Thu 2020 10:00
【施灸注意事項】下篇
五、選擇灸量注意事項(供自己施灸參考,不限制專業醫療機構辯證施灸)
- 兒童、婦女、瘦人、體弱、初次受灸者、功能減退之疾患:宜艾柱小、艾條細、壯數少,時間短。
- 成人、肥胖者、體壯者、感覺遲鈍者、功能亢進之疾患:宜艾柱大、艾條粗、壯數多,時間長。
- 體弱或年老者:不耐多灸,可用小柱分次施灸。
- 敏感者:宜艾柱小、艾條細、反復更換、不可貼近皮膚。
- 腰背腹部、肩股皮厚肉多部,沉寒痼冷證,陽氣欲脫證:須大柱多壯,一次艾灸時間30分鐘以上為宜,可根據情況灸至一小時以上。
- 頭面胸部、四肢末端皮薄多筋部:灸量不宜過度,艾柱宜小宜少,艾灸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20分鐘以內即可。
- Jun 10 Wed 2020 15:00
【施灸注意事項】上篇
一、注意施灸時間
- 施灸時間應循序漸進,初次施灸時間短些,以後逐漸加長時間。施灸的穴位也應由少至多,熱度也是逐漸適應。循序漸進,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。
- 艾灸的時間靈活,時段和天氣對艾灸效果雖有影響,但如個人時間不便調整,艾灸可以不分時段,陰天晴天也不需避忌。
- 有些病症應注意施灸的時間:如失眠症可在臨睡前施灸;而出血性疾病必隨時灸之,止血後還應繼續施灸一段時間,以免復發。
- Jun 10 Wed 2020 10:00
【灸感感傳的路徑與形式】(7)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