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灸繩》第七章第二節

  十五、左右同感

  在一側的某一部位接受一定的刺激,而在對側肢體也能出現同樣感應,有三種情況:

 

手阳明大肠经.jpg

 

  ()同向同感

  即在一側的上肢或下肢著灸或進針,感傳現象可以在雙側同時出現。

  ()反向同感

  曾見有1例消化不良患者,在左合谷著灸,感傳自外而內沿手陽明經由肩進入上腹,當上腹正感溫暖舒適時,忽感右肩也發熱,也沿手陽明經自內向外以相反的方向至大次指之間,隨同左合谷的感應完畢而同時消失。

  ()同位同感

  在一側的肘膝關節腫痛,以及蛇蟲咬傷而在對側的相同部位進行灸針時,則健側的感應可以在患側同時出現。這種交經繆刺的作用較為常見。

 

  十六、左右不稱

  在同時和先後取用上肢或下肢相稱經穴時,其感傳路徑基本上是左右一致。少數情況也可左右不一,如頭面病,取用雙側合谷,一走上臂內側而經過前胸,一走上臂外側而經後背。但以患處為終點則是不變的。

 

  十七、起源異位

  感傳不是在灸處發生,而是在另一區域或另一經穴卻能出現明顯的感傳作用。與灸處的聯繫雖不為患者自身所感知,但與火力的大小卻是密切相關,其過程也完全一樣。能有兩種情況:

  ()同經異位

  比如在足三裡與上巨虛著灸,感傳出自厲兌與次趾尖,再上行至灸處前進而止於患處。

  ()異經異位

  在灸治中府及肺俞時,氣流能出現於下腹,並向上傳佈周流全身。灸治尺澤及陰交亦曾有感傳出自湧泉。取用食指尖能見感傳出自養老並沿手太陽經上傳。這些情況不但以往未見記載,在今天也未見報

 

20.jpg

 

繼續閱讀  【灸感感傳的路徑與形式】(5)

回到  艾灸養生寶典的部落格

 

blog頁尾圖-1.png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艾灸養生寶典 的頭像
    艾灸養生寶典

    艾灸養生寶典的部落格

    艾灸養生寶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