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灸繩》第七章第二節

  二十二、彈丸連射

  曾遇一例,感傳不是以線狀形式出現,而是如彈丸一樣,一次又一次地以閃電般的速度從灸處出發,射向患區。連續數分鐘,最後方減弱而消失。

 

  二十三、潮式起伏

  感傳在行進時能如波浪狀一起一伏地向前推行,好象流水的潮頭一樣。當這種潮頭被激起以後,潮頭後方的感覺反不明顯,而感傳線也就若有若現,若有若無。

 

古代艾灸圖-8.png

 

  二十四、原經回傳

  感傳的作用並不完全是一往直前有進無退,而在一定情況下也能有進有退和能進能退。在病與穴之間能發生來回傳導。這又有兩種表現,第一是感傳自灸處到達患處後,並不隨著作用的發揮而下降中止,而是自病處又逐步回傳至灸處,再由灸處回至病處,如此反復多次而最後消失。第二是直對病處著灸時,病處的灸感循經向著相應的孔穴傳佈而「自病入經」,也可由相應的孔穴回傳至病處,往來回傳與反復。這是真正的回傳,有人把撤除刺激後感傳的退縮與消失,認為是回傳,是很不恰當的。

 

  二十五、全身周流

  對某一孔穴經多次或次數雖然不多,但已可激起經氣向遠處流行時,當到達指()尖及頂心以後,即照例地仍由原路回傳至灸處,再從灸處出發向全身反復周流,也可不回至灸處而向全身周流。在取用大椎或陰交等身體中行諸穴時較為常見。對同一孔穴如多次著灸經氣已經能夠在全身周流,而隨即或間隔不久別灸他穴時,則此種現象在初次發生雖較首穴為遲緩,但仍可較快和較易地出現,而不必等待多次施灸。這類情況較為常見。

 

  二十六、沸騰上泛

  在後病前取諸病例中,當感傳到達患處後,能出現沸騰感,自後向前泛起,歷時較長。如有此種感應出現者,則效果必定良好。

 

  二十七、重複再見

  感傳作用均是隨著感應過程的消失而同時消失。至少在2小時以後方能再次發生。曾見有1例在感傳過程完畢已將撤除灸火時,又出現第二次的感傳作用與第二次的感應過程。如此連續3次,方最後消失。

 

20.jpg

 

繼續閱讀  【灸感感傳的路徑與形式】(7)完

回到  艾灸養生寶典的部落格

 

blog頁尾圖-1.png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艾灸養生寶典 的頭像
    艾灸養生寶典

    艾灸養生寶典的部落格

    艾灸養生寶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